最新数据与防控措施
疫情最新动态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6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8例(广东15例,福建8例,上海7例,北京6例,四川4例,浙江3例,江苏2例,天津1例,山东1例,云南1例),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2例,浙江1例,福建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1520例(广东564例,河南277例,北京198例,重庆158例,内蒙古91例,四川64例,山西46例,云南34例,江苏25例,山东19例,陕西15例,浙江13例,福建13例,贵州12例,新疆9例,甘肃7例,黑龙江6例,辽宁5例,宁夏5例,天津4例,安徽4例,湖南3例,西藏2例,青海2例,河北1例,上海1例),含45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69例,重庆16例,陕西11例,北京9例,甘肃7例,四川6例,内蒙古5例,山西4例,河南4例,云南4例,江苏3例,贵州3例,浙江2例,福建2例,湖南2例,新疆1例,宁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重点地区疫情数据详析
广东省疫情情况
广东省作为本轮疫情的重点地区,卫健委数据显示,11月15日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64例,其中广州市报告423例,深圳市报告89例,佛山市报告25例,东莞市报告12例,珠海市报告5例,惠州市报告4例,中山市报告3例,江门市报告2例,肇庆市报告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041例,其中广州市报告4589例,深圳市报告207例,佛山市报告109例,东莞市报告47例,珠海市报告28例,中山市报告25例,惠州市报告16例,江门市报告9例,肇庆市报告5例,清远市报告4例,茂名市报告2例,广东省现有本土确诊病例437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9876例。
北京市疫情态势
北京市卫健委通报,11月15日0时至24时,新增198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74例无症状感染者(含9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183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5例,朝阳区报告72例,海淀区报告34例,东城区报告23例,西城区报告19例,丰台区报告18例,通州区报告12例,昌平区报告8例,大兴区报告6例,石景山区报告3例,门头沟区报告2例,房山区报告1例,北京市现有本土确诊病例156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321例。
疫情防控措施升级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国家卫健委强调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各地要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
重点防控措施
-
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发热门诊、药店、社区等"哨点"监测,提高疫情早发现能力,对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定期开展核酸检测。
-
优化核酸检测策略: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
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
-
优化调整隔离方式:密切接触者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
加强医疗资源准备:各地要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
疫苗接种最新进展
截至2023年11月1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4亿剂次,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39亿人,完成全程接种2.28亿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90.65%和86.3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8亿人。
国家卫健委呼吁,符合条件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应尽快完成疫苗接种,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对预防重症、死亡的效果显著,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出现重症的风险明显高于接种疫苗的人群。
专家解读与建议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特点,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我国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是科学有效的,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
专家建议公众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人员密集场所
- 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不必要聚集
- 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常通风
- 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
- 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主动报告旅居史
经济与社会影响评估
尽管疫情对部分行业和地区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持续恢复,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服务业逐步改善,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市场销售有所改善,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采取更有力措施提振工业经济运行,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促进消费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家卫健委表示,将根据病毒变异特点和疫情形势变化,不断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进一步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将持续加强疫苗、药物研发,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筑牢免疫屏障。
专家预测,随着冬季来临,疫情防控面临更大挑战,但只要坚持现行防控策略,落实各项措施,我国完全有能力控制住疫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