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鸣项目网

疫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疫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是什么

最新数据与防控措施分析

新冠疫情最新动态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68例,这一数据较前一日有所上升,显示出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具体来看,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最多,达到482例;其次是重庆市,新增237例;北京市新增197例;河南省新增118例;四川省新增96例;其余省份新增病例数均在100例以下。

疫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疫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是什么-图1

在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方面,全国共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491例,广东省报告最多,达到5043例;重庆市报告3589例;河南省报告1578例;甘肃省报告1237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告1036例;内蒙古自治区报告978例;其余省份报告数量均在1000例以下。

重点地区疫情数据分析

广东省疫情情况

广东省作为本轮疫情的重点地区,1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82例(广州428例、深圳21例、珠海2例、汕头1例、佛山6例、韶关1例、惠州2例、东莞11例、中山2例、阳江2例、湛江2例、茂名2例、肇庆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043例(广州4638例、深圳108例、珠海12例、汕头5例、佛山158例、韶关2例、梅州8例、惠州26例、东莞128例、中山34例、江门9例、阳江3例、湛江9例、茂名7例、肇庆13例、清远6例、揭阳17例)。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疫情最严重的城市,单日新增确诊病例428例,主要集中在海珠区、白云区和天河区,海珠区新增确诊病例达到187例,占全市新增病例的43.7%,该区自11月5日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措施以来,疫情传播风险仍然较高,白云区新增确诊病例96例,主要集中在松洲街、嘉禾街和同德街等区域,天河区新增确诊病例58例,主要集中在员村街、车陂街和棠下街。

重庆市疫情情况

重庆市1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37例,渝北区50例、九龙坡区32例、江北区28例、沙坪坝区25例、渝中区20例、南岸区18例、巴南区15例、北碚区12例、大渡口区10例、永川区8例、合川区6例、江津区5例、璧山区4例、涪陵区3例、长寿区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589例,九龙坡区785例、渝北区615例、江北区480例、沙坪坝区375例、渝中区320例、南岸区285例、巴南区210例、北碚区185例、大渡口区120例、永川区85例、合川区45例、江津区40例、璧山区35例、涪陵区15例、长寿区10例。

北京市疫情情况

北京市11月15日新增197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74例无症状感染者(含10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隔离观察人员356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5例;朝阳区65例,海淀区45例,东城区35例,西城区30例,丰台区20例,通州区15例,昌平区12例,顺义区10例,大兴区8例,石景山区7例,门头沟区3例,房山区2例,经开区1例,延庆区1例。

全国疫情总体趋势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近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部暴发的特点,11月1日至15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5682例,涉及31个省份,广东省累计报告最多,达到4523例;重庆市累计报告2376例;北京市累计报告1987例;河南省累计报告1182例;四川省累计报告987例;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报告876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累计报告765例;甘肃省累计报告687例;山西省累计报告543例;山东省累计报告498例;其余省份累计报告数量均在500例以下。

在无症状感染者方面,11月1日至15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4923例,广东省累计报告最多,达到50432例;重庆市累计报告35892例;河南省累计报告15783例;甘肃省累计报告12376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累计报告10365例;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报告9783例;北京市累计报告8765例;四川省累计报告7654例;山西省累计报告6543例;山东省累计报告5432例;其余省份累计报告数量均在5000例以下。

疫情防控措施与建议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各地已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广州市已对海珠区、白云区等疫情较重区域实施强化社会面管控措施,暂停堂食,中小学暂停线下教学,倡导居家办公,重庆市对中心城区实施全域协同防控,强化社会面管控,减少人员流动,北京市加强进返京人员管理,严格执行"三天两检"等措施。

专家建议,公众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应尽快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疫情数据详细分析

从年龄分布来看,11月1日至15日报告的确诊病例中,18岁以下占12.5%,18-59岁占68.7%,60岁及以上占18.8%,无症状感染者中,18岁以下占15.2%,18-59岁占72.3%,60岁及以上占12.5%,数据显示,老年人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应重点加强防护。

从传播链条分析,当前疫情主要涉及家庭聚集性传播、社区传播和场所聚集性传播三种类型,家庭聚集性传播占比约45%,主要发生在同住家庭成员之间;社区传播占比约35%,与社区活动、购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相关;场所聚集性传播占比约20%,主要集中在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

从病毒基因测序结果看,当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仍以奥密克戎BA.5.2亚分支为主,占比约65%;BF.7亚分支占比约25%;其他亚分支占比约10%,这些变异株传播力强、潜伏期短,但致病力有所减弱。

医疗资源准备情况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资源紧张,各地已加强医疗资源储备,全国定点医院重症床位总数已达18.1万张,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方舱医院床位总数超过40万张,药品和检测试剂储备充足,抗原检测试剂日均产能达1.1亿人份,核酸检测能力单管超过5700万管/天。

在疫苗接种方面,截至11月14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4亿剂次,全程接种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90.3%,完成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占符合接种条件人口的86.4%,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超过85%,8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超过65%。

未来疫情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流行病学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全国疫情仍将呈现多点散发态势,部分重点地区可能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随着冬季来临,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疫情防控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专家建议,各地应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公众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非必要不前往高风险地区,保持良好心态,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社会防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