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鸣项目网

新冠疫情下的全球金融,新冠疫情下的全球金融危机

数据揭示的经济冲击与复苏路径

全球疫情数据概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突破6.7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80万例,仅2022年12月单月,全球新增确诊病例就达到约2800万例,其中美国、日本、韩国和巴西等国新增病例数位居前列,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疫情实时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月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峰值达到惊人的1,480,000例(2022年1月10日数据),创下全球单一国家单日新增最高纪录。

新冠疫情下的全球金融,新冠疫情下的全球金融危机-图1

金融市场剧烈震荡

2020年3月,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金融市场出现历史性震荡,美国股市在3月份四次熔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2月12日的29,551.42点暴跌至3月23日的18,591.93点,跌幅高达37.1%,同期,标普500指数下跌33.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0.1%,全球股市市值在2020年第一季度蒸发约18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20%以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1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GDP萎缩3.1%,为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 欧元区经济萎缩6.4%
  • 美国经济萎缩3.4%
  • 日本经济萎缩4.6%
  • 英国经济萎缩9.8%
  • 印度经济萎缩7.3%

各国央行紧急应对措施

为应对疫情冲击,全球央行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宽松货币政策:

美联储

  • 2020年3月15日紧急降息100个基点至0-0.25%
  • 推出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后扩大至无上限QE
  • 资产负债表从2020年2月的4.2万亿美元膨胀至2022年5月的8.9万亿美元峰值

欧洲央行

  • 2020年3月推出7500亿欧元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
  • 2020年12月将PEPP规模扩大至1.85万亿欧元
  • 主要再融资利率维持在0%,存款利率维持在-0.5%

中国人民银行

  • 2020年1-4月累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75万亿元人民币
  • 2020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63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
  • 2020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4.86万亿元,比上年多9.19万亿元

行业分化与数字化转型加速

疫情对不同行业造成不对称冲击:

重创行业

  • 全球航空业2020年客运量暴跌65.9%(IATA数据)
  • 美国餐饮业2020年4月销售额同比下降52.3%(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
  • 全球酒店业2020年收入损失约3700亿美元(STR数据)

受益行业

  • 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2020年增长27.6%,达到4.28万亿美元(eMarketer数据)
  • Zoom视频通讯2020财年收入增长326%,达26.5亿美元
  • 亚马逊2020年净利润增长84%,达213亿美元

财政刺激规模空前

各国政府推出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

美国

  • 2020年3月通过2.2万亿美元CARES法案
  • 2020年12月追加9000亿美元刺激方案
  • 2021年3月通过1.9万亿美元美国救援计划
  • 总财政刺激规模达GDP的25.5%(IMF估算)

欧元区

  • 欧盟推出7500亿欧元下一代欧盟复苏基金
  • 德国1300亿欧元刺激计划
  • 法国1000亿欧元复苏计划

中国

  • 2020年新增财政赤字1万亿元人民币
  • 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 减税降费规模超过2.5万亿元

全球债务水平飙升

国际金融协会(IIF)数据显示:

  • 全球债务总额从2019年底的255万亿美元增至2021年底的303万亿美元
  • 全球债务/GDP比率从2019年的320%跃升至2021年的351%
  • 发达国家政府债务/GDP比率从2019年的103.8%升至2021年的122.5%
  • 新兴市场政府债务/GDP比率从2019年的52.2%升至2021年的64.3%

通胀压力与货币政策转向

随着经济复苏和供应链中断,全球通胀快速攀升:

  • 美国CPI同比涨幅从2021年1月的1.4%升至2022年6月的9.1%,创40年新高
  • 欧元区HICP通胀率从2021年1月的0.9%升至2022年10月的10.6%
  • 英国CPI从2021年1月的0.7%升至2022年10月的11.1%,创41年新高

这促使全球央行开启激进加息周期:

  • 美联储2022年累计加息4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升至4.25%-4.50%
  • 欧洲央行2022年累计加息250个基点,主要再融资利率升至2.50%
  • 英格兰银行2022年累计加息325个基点,基准利率升至3.50%

新兴市场面临挑战

疫情加剧了新兴市场的脆弱性:

  • 2020年新兴市场资本外流约1000亿美元(IIF数据)
  • 2022年前三季度新兴市场债券发行量同比下降54%(摩根大通数据)
  • 斯里兰卡2022年7月宣布主权债务违约
  • 加纳2022年12月宣布暂停偿还大部分外债

全球供应链重构

疫情暴露全球供应链脆弱性:

  • 2021年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峰值较2019年上涨逾600%
  • 美国港口拥堵导致2021年10月有创纪录的100艘集装箱船等待泊位
  • 全球半导体短缺导致2021年汽车产量减少约770万辆(AutoForecast Solutions数据)

长期经济疤痕效应

IMF研究显示疫情可能造成长期经济影响:

  • 2024年全球潜在产出预计比疫情前预测低约3%
  •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学习损失可能导致未来总收入减少约17万亿美元(世界银行估算)
  • 全球劳动力参与率恢复缓慢,2022年仍比疫情前趋势低约1个百分点

数字货币加速发展

疫情推动数字货币应用:

  • 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BDC)项目从2020年初的35个增至2022年底的114个(BIS数据)
  • 比特币价格从2020年3月的约5000美元飙升至2021年11月的近69000美元
  • 全球加密货币用户从2020年1月的约1亿增至2022年12月的逾3亿(TripleA数据)

新冠疫情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深远影响,从史无前例的政策应对到持续的结构性变化,虽然多数经济体已进入复苏轨道,但高债务、高通胀和地缘政治风险等挑战仍将持续考验全球金融稳定性,未来全球经济将需要在促进增长与控制风险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