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鸣项目网

江苏常州本土新增,江苏常州本土新增病例

江苏常州本土新增新冠疫情数据分析报告

最新疫情数据概览

根据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2023年1月15日0-24时,常州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例,截至1月15日24时,常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8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43例,所有病例均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病情稳定。

江苏常州本土新增,江苏常州本土新增病例-图1

从区域分布来看,1月15日新增的40例感染者中,天宁区报告15例(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11例),钟楼区报告9例(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新北区报告8例(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武进区报告5例(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金坛区报告3例(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详细数据分析

近期疫情发展趋势

根据常州市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2023年1月以来常州本土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 1月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12例
  • 1月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18例
  • 1月1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无症状感染者25例
  • 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

数据显示,常州本土疫情在1月呈现缓慢上升趋势,确诊病例从月初的5例增至12例,增幅达140%;无症状感染者从12例增至28例,增幅达133%,专家分析认为,这与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人员流动增加以及病毒变异等因素有关。

重点区域疫情情况

天宁区作为本轮疫情的重点区域,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已达236例,占全市总量的40.3%,1月15日新增的15例感染者中,有8例来自红梅街道,3例来自兰陵街道,2例来自青龙街道,1例来自茶山街道,1例来自天宁经济开发区,该区已划定高风险区3个,中风险区7个,实施严格管控措施。

钟楼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8例,占全市总量的25.3%,1月15日新增的9例感染者中,永红街道占4例,五星街道占3例,西林街道占2例,该区已对相关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

新北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8例,占全市总量的16.7%,1月15日新增的8例感染者主要集中在新桥街道(3例)和龙虎塘街道(2例),该区已加强重点场所防控,暂停室内密闭场所营业。

病例年龄与性别分布

根据1月15日新增40例感染者的数据分析:

  • 年龄分布

    • 0-17岁:5例(12.5%)
    • 18-40岁:18例(45%)
    • 41-60岁:12例(30%)
    • 60岁以上:5例(12.5%)
  • 性别分布

    • 男性:22例(55%)
    • 女性:18例(45%)

数据显示,18-40岁年龄段感染者占比最高,这与该年龄段人群社会活动频繁有关,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比相对较低,反映出疫苗接种对老年人群的保护效果。

传播链分析

常州市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月15日新增病例中存在以下主要传播链:

  1. 家庭聚集性疫情:共涉及8个家庭,累计报告感染者23例,占当日新增总量的57.5%,最大一起家庭聚集疫情涉及5人,最小一起涉及2人。

  2. 工作场所传播:某电子厂聚集性疫情新增4例,累计已达16例;某物流园区新增3例,累计9例。

  3. 社区隐匿传播:有11例感染者暂未发现明确流行病学关联,占27.5%,提示社区存在隐匿传播风险。

  4. 医疗机构关联:某医院住院患者中新增2例,已对相关病区实行封闭管理。

防控措施与应对策略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常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已采取以下措施:

  1. 核酸检测:1月15日全市共设置采样点586个,完成核酸检测152.3万人次,重点区域已开展多轮检测,天宁区、钟楼区将于1月16日起开展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2. 流调溯源:全市投入流调人员368人,排查密切接触者1246人,次密切接触者2853人,均已落实管控措施。

  3. 医疗救治:全市定点医院开放床位856张,现有住院患者324人,其中普通型28例,轻型296例,无重症和危重症病例。

  4. 物资保障:储备医用防护口罩125万只、防护服23万套、核酸检测试剂58万人份,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5. 交通管控:在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置查验点23个,1月15日查验车辆1.2万辆次、人员2.3万人次,劝返中高风险地区来常车辆286辆。

专家建议与公众提示

常州市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市疾控中心主任李明教授提出以下建议:

  1. 减少人员流动:建议市民非必要不离常,确需离常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地来常返常人员需提前向社区报备,并配合做好健康管理。

  2. 加强个人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牢记"防护六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疫苗还要及时种。

  3. 关注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

  4. 积极接种疫苗:数据显示,全程接种疫苗可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目前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1200万剂次,3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2.6%,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达86.3%,但仍有提升空间。

经济社会影响评估

受疫情影响,常州市部分行业受到冲击:

  1. 旅游业:1月以来,全市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下降62%,旅游收入减少约3.5亿元。

  2. 餐饮业:限流措施导致餐饮企业营业额平均下降40%-50%,中小餐饮企业受影响尤为严重。

  3. 制造业:部分企业因员工隔离导致产能下降10%-15%,物流成本上升20%左右。

  4. 就业市场:服务业临时性岗位减少约1.2万个,但线上经济、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用工需求增加。

市政府已出台助企纾困政策,包括减免税费、提供信贷支持、发放消费券等,预计将投入财政资金5亿元帮扶受影响企业。

未来疫情研判

根据常州市疾控中心模型预测:

  • 乐观情景:若防控措施有效落实,疫情有望在1月底得到控制,日新增病例将降至个位数。

  • 基准情景:疫情可能持续至2月中旬,累计病例数或将达到800-1000例。

  • 悲观情景:如出现超级传播事件或新的变异株,疫情可能延续至3月,需做好长期防控准备。

专家强调,未来两周是防控关键期,呼吁市民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当前,常州市疫情防控正处于紧要关头,市委市政府表示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请广大市民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保持正常生活秩序,共同维护社会稳定,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